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徐博)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集会确定:各地区要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包管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包管金和最低人为标准。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社会包管研究所副所长金维刚18日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样的联动机制将为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提供须要的包管,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养老金、失业包管金、最低人为标准划分是为城乡老年人、失业人员和低收入职工提供的基本生活包管。物价上涨将会导致通货膨胀,使人们现有收入的实际购置力下降,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越发显著。”金维刚说。
“因此,在目前基本养老金、失业包管金、最低人为标准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应当高度重视息争决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所造成的生活困难问题,加紧建立社会救助和包管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凭据物价上涨的幅度和趋势,在对基本养老金、失业包管金、最低人为标准进行调解时,适当提高相关待遇标准,切实包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金维刚对记者解释建立上述联动机制的基本涵义。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介绍,各地在制定、调解最低人为标准和社会包管标准时已经考虑了物价增长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但调解周期一般比较牢固。以最低人为标准为例,国家划定最低人为标准每两年至少调解一次,尚未全面建立一种随物价大幅上涨即实时调解的机制。
为切实包管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2009年12月,国务院常务集会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是国务院决定连续第六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为化解物价上涨压力,一些地方政府也决定给予最低生活包管人员生活补贴。
“这次国务院凭据形势变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要求,很是重要和实时。”苏海南说,“建立联动机制就是要改变社会包管标准调解的相对牢固周期,形成一种实时反应并调解的长效机制,在物价过快上涨时最大限度地包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目前,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已先期试点建立低保、最低人为、基本养老金与物价水平相关联动的动态调解机制。